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古人就對車馬交通有著獨到的見解。一部部古老的典籍中,洋溢著對車的贊美之語。論語云:"不有貴而知禮者鮮矣,有貴而知禮者,孔子謂之"士"。"可見,駕車之人,必須懂得禮儀。禮記云:"夫車者,民之所以交通也。"可見,車乃民間交通之要。孟子又云:"孟子謂齊宣王曰:"齊國用兵甚多,今若請[車]十乘以下,使安民,不如以仁政"。"可見,善用車以安民,乃君王之道。
這些古語,無不暗含著對車的崇敬之情。車,不僅是交通工具,更是一種禮儀和文化的載體。從禮儀到仁政,從民生到國家,無不與車息息相關(guān)。這正是古人厚重的車文化內(nèi)涵。
遙想當年,駱駝、馬車、轎子,緩緩穿行于崎嶇的山路。車聲馬嘶,回蕩在原野間。路遙知馬力,日暮方到達。車與人的命運,密不可分。今天的我們,雖已擁有汽車等現(xiàn)代交通工具,但也不忘那份古老的車文化底蘊。汽車雅化的背后,是人類發(fā)展迤邐的歷程。駕駛,亦是一種人生歷程的縮影。讓我們攜手共同,譜寫車文化的新篇章。
Copyright 2025 //www.feilys.com/ 版權(quán)所有 浙ICP備16022193號-1 網(wǎng)站地圖